最强选股战法推荐:
Q3疫情反复的影响已被市场预期,头部公司经营更稳健。三季度以来,国内多地疫情散发仍有反复,但是相比上半年对强复苏的乐观预期,市场已合理下修对下半年的业绩预期。从Q3前瞻情况来看,部分强刚需领域由于Q2疫情,Q3仍呈现环比改善状态。其中,预计Q1-3业绩增速超过20%的公司有:康龙化成(行情300759,诊股)(non-IFRS)、迈瑞医疗(行情300760,诊股)、大参林(行情603233,诊股)(扣非)、普门科技(行情688389,诊股)、安图生物(行情603658,诊股)、健帆生物(行情300529,诊股)、心脉医疗(行情688016,诊股)等;预计超过30%的有和元生物(行情688238,诊股)、泰格医药(行情300347,诊股);预计超过40%的有海泰新光(行情688677,诊股)、爱博医疗(行情688050,诊股)、开立医疗(行情300633,诊股)、金域医学(行情603882,诊股)、爱美客(行情300896,诊股)等;预计业绩增速超过50%的公司有:药明康德(行情603259,诊股)(non-IFRS);预计翻倍以上高增长的有凯莱英(行情002821,诊股)、博腾股份(行情300363,诊股)、万泰生物(行情603392,诊股)、昭衍新药(行情603127,诊股)等。(更多前瞻请参考附表1.)。
政策面影响先抑后扬,创新支持进入验证期。我们此前报告指出,2022年下半年的政策处于提速、扩面窗口期,目前来看,7-9月已出台或实施多项集采,且涉及骨科脊柱类、电生理、IVD生化、牙种植体等多个首次集采品类。节奏上,Q3集采政策承压但靴子已逐步落地,进入Q4后各项创新支持类政策(国谈、DRG创新除外支付)将步入验证期,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类集采影响进入后周期,财报筑底回升,4季度至2023年政策影响或先抑后扬。
重估集采后周期品种,优选具备二次增长潜力的标的。在2018及2020年集采政策开启以来,制药及耗材领域已分别历经了4年以及2年的政策周期,部分细分领域,诸如化药口服及注射剂大品种、冠脉支架、人工晶状体等已逐步进入集采后周期。部分品类未来受到集采负面影响有望边际减弱,“价”的负向压力见底,“量”的正向驱动重启,股价已被过分贴现的品种,存在一定估值修复的可能,而对于那些具备第二增长曲线的标的,则更有望获得迎来更大的空间。
布局创新和强刚需。1、制药——Biotech商业化/研发进展:康方生物、荣昌生物(行情688331,诊股)、百济神州(行情688235,诊股)、科济药业;传统药企存量业务/转型进展:恒瑞医药(行情600276,诊股)、受益标的华东医药(行情000963,诊股) ;2、医疗器械——新基建保障下业绩稳健:迈瑞医疗;渗透率+国产率双低:澳华内镜(行情688212,诊股)、开立医疗; 3、消费医疗——疫情影响下业绩韧性更强:爱尔眼科(行情300015,诊股)、爱美客、爱博医疗 ;4、药店——疫情复苏业绩弹性渐显:大参林、一心堂(行情002727,诊股);内生外延并举驱动:益丰药房(行情603939,诊股)、老百姓(行情603883,诊股)。
风险提示:疫情影响超预期。
Copyright © 2002-2022 股吧指标公式网
备案/许可:桂ICP备2022000984号
敬告: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投稿咨询:QQ 328530672
广告刊登:QQ 328530672
客服热线:QQ 328530672
媒体合作:QQ 328530672